歡迎訪問本網站。

通标KN95口罩检测,佳木斯GB2626-2019检测

2024-05-06

GB2626-2019该标准版为1981年发布(GB2626-1981),1992、2006、2019年分别进行过三次更新,
2019版改为“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”,不带“用品”二字。相对于2006版,在遵循科学性、规范性、协调性、
时效性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,根据科学进步和产品发展的趋势,在不降低防护能力的前提下调整呼吸阻力指标,完善检测方法,
优化半口罩的下方视野,提高产品的舒适性。在标准中,根据对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水平,过滤元件级别分为KN100、KN95和KN90,
对于0.07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分别达到99.97%、95%和90%以上,防护等级与过滤效率越高的防尘口罩安全性越高。

GB 2626-2019为与GB2626-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:

1、标准名称更改

GB 2626-2019:标准名称《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》;

GB 2626-2006:《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》;

2、删除术语

GB 2626-2019删除了“烟”“雾”“微生物”三项术语,增加了“穿透率”“佩戴气密性检查”“防护因数”“计数中位径”“质量中位径”“空气动力学粒径”和“空气动力学质量中位径”七项术语(见3.14和3.19~3.24);

GB 19083于2011年8月1日实施。该标准规定了用防护的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、运输和贮存,适用于工作环境下,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,阻隔飞沫、液、体液、分泌物等的自过滤式用防护。该标准的4.10为推荐性,其余为强制性。

GB/T 32610-2016《日常防护型技术规范》由原质检总局、标准化管理会发布,是民用防护标准,于2016年11月1日实施。该标准涉及原料要求、结构要求、标签标识要求、外观要求等,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、呼气气阻力指标、密合性指标等。该标准要求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,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,对甲醛、染料、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,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时的安全性。

1.过滤效率检测,针对于油性介质和盐性介质都需要模拟检测,都符合要求才算通过,并设有三个等级,1级,2级,和三级。

2.防护效果分别设有A级,B级,C级,D级,四个级别,根据产品的定位要求,来做级别判定。

防护效果级别是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的,防护效果级别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:D级、C级、B级、A级,对应的使用环境如下:D级适应于中度(PM2.5浓度≤150μg/m3)及以下污染、C级适应于重度(PM2.5浓度≤250μg/m3)及以下污染、B级适应于严重污染(PM2.5浓度≤350μg/m3)、A级在PM2.5浓度达500μg/m3时使用。按照标准要求合理佩戴口罩,能将吸入的PM2.5浓度降低至75μg/m3以下,使吸入体内的空气质量达到良及以上水平。

3.口罩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检测

1.中国对于口罩的要求


民用口罩标准《GBT 32610-2016》与劳保口罩标准《GB2626-2006》

a.《GBT 32610-2016》国标将口罩分为四级

“规范”或改善民用防护口罩市场的实施无标准的现象。根据标准,口罩保护水平从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:D,C,B,A,分别对应不同的空气质量条件。

例如,A类对应于“严重污染”,在PM2.5浓度为500μg/ m3时使用; D类对应于PM2.5浓度小于150μg/ m3的“中度和低度污染”。

“规格”对包装,标签和储存运输有严格要求,要求包括“产品保护有效性”和“执行标准号”等标志。